关于端午节名人名言 关于端午节的名人名言。

Tips: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或下一篇

一、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二、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三、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四、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五、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六、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七、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八、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九、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十、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十一、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十二、 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唐 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关于端午节名人名言 关于端午节的名人名言。

端午节名人名言

端午节的名人名言:

1、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出自唐代李隆基《端午》

释义:端午节的时候,已经接近夏天的中间了,白天的时间渐渐变长了。盐和梅己经在鼎里增添味道,美酒也在杯中倾倒。

2、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浣溪沙·端午》

释义: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的细绢,明日端午节用芳兰草沐浴。流香酒般的浴水、油腻布满大晴的江面。

3、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浣溪沙·端午》

释义: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红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或赤灵符)斜挂在耳下的黑色发髻上。与朝云同过端午节,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4、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出自宋代陆游《乙卯重五诗》

释义: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诗人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

5、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出自唐代诗人殷尧藩《端午日》

释义:年轻时每逢佳节,总爱生出许多情感。现在老了,谁还有心思平白无故去感慨万千。在端阳这天懒得学人家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惯,只祈望一盏蒲酒,共话天下太平。

有关端午节的俗语

各地关于端午的俗语谚语
1.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
2. 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
3. 蛤蟆蝌蚪躲端午。(北方)
4. 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西北)
5. 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山东)
6. 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山西)
7. 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 (山西)
8.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宝山)
9. 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江浙)
10. 端午请菩萨,端六发乌贼 。(江浙)
11.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江苏)
12.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江苏)
13. 端午佳节,菖蒲插屋。 (江苏)端午节卖菖蒲 。(温州)
14. 家有三千艾,郞中不用来 。(温州)
15. 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 (上海)
16. 五月五,雄黄烧酒过端午。 (浙江)
17. 吃茄吃到会摇,吃豆吃到老老老。 (台湾)《乙卯重五诗》 陆游(南宋)
18.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19.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20.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21.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22.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23. 未吃五日节粽,破裘不甘放。 (台湾)
24. 洗午时水,无肥亦嫷(漂亮)。 (台湾)
25. 午时水洗目睭,明到若乌秋(大卷尾,鸟名) (台湾)
26. 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台湾)
27. 五月五,划龙船,过端午。 (南京)
28. 土俗清明供祀墓,诗家端午吊离骚。 (南京)
29. 吃菜豆仔茄,吃了会嬲跳 。(湖北)
30. 最怕端午节水,不怕七月半鬼。 (江西)
31. 吃了端午筗,还有三更冻。(客家)
32. 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 (广东潮汕)
33. 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 (广东)
34. 五月节,小哒埠。 (广东潮汕)
35.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桃、初五划龙舟。 (福建)
36. 未吃五月粽,破袄不敢放 。(福建)
37. 未吃五月节粽,破裘毋甘放。 (福建)
38. 乡下不识字,过节过初四。 (福建)

相关专题: 端午节 名人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